12月23日,室外氣溫降至零下,街上的人們都裹緊帽子和圍巾,步履匆匆。山海關區大龍道旁,肢體殘疾的王先生坐在輪椅上與妻子頂著嚴寒守著小攤兒,攤位上金燦燦的砂糖橘堆成了一座小山。
妻子戴著厚厚的毛線帽,口罩遮住臉龐,她身邊,還站著幾個穿熒光綠馬甲的身影,正忙碌著招攬顧客、稱裝橘子。這兩天,總有穿著這樣服裝的人在攤位前幫忙,王先生叫不上他們的名字,只知道他們是一支公益團隊的志愿者。
“這兩天,他們不光在攤上幫忙,還幫著家里賣出去不少橘子。”王先生心里感覺特別溫暖。
王先生因意外致殘,兒子在山海關的一家特教學校上學,三口之家兩個殘障人士,加上妻子謝女士也體弱多病,生活十分不易。
為維持生計,王先生夫妻東拼西湊借了點兒錢,從老家廣西玉林收購了幾百箱砂糖橘到唐山市水果市場進行批發銷售,本打算借此改善家庭狀況,然而受天氣及疫情等原因影響,銷售情況并不樂觀。
無奈之下,夫妻倆只好將萬余斤砂糖橘拉回山海關進行零售。銷售渠道不暢,橘子零售銷量也不好,謝女士急得嘴上起了大泡。
得知這個殘疾家庭的難處,山海關區城管部門暖心相助,在大龍道建行門前的空地上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臨時攤點,夫妻二人每天都守在攤位旁,兒子每天放學后也跟著來幫忙,但銷量仍不理想。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加上砂糖橘保存期短,幾百箱橘子再賣不出去眼看就要壞掉,心急如焚的謝女士突然想起,曾在朋友圈看到過秦皇島有一個公益組織經常進行助農活動,于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與秦皇島愛溢志愿者服務中心取得了聯系。
12月21日下午,接到求助信息后,愛溢志愿者服務中心立即對謝女士家庭情況進行了解核實,隨后在志愿者群發出愛心售賣通知,動員志愿者們行動起來,并通過發朋友圈、發居民群等方式,幫助謝女士一家。
你10斤、我20斤,群里的志愿者們紛紛進行愛心認購,不少市民從微信朋友圈看到信息后,馬上聯系購買。秦皇島肢殘協會副主席羅東升得知情況后,也發動協會的殘疾朋友們轉發售賣信息并購買砂糖橘。秦皇島新華幼兒園園長張曉紅購買了兩箱,為困境中的家庭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讓人感動的是很多以前受過愛溢志愿者團隊幫助的人,得知消息后也伸出援助之手。團隊多年幫助的“脆骨病”男孩費立翔,偷偷給志愿團隊負責人“泡叔”劉成君發了50元錢,并留言說:“我買50元錢的橘子,不用給我送,分給現場幫忙的志愿者叔叔阿姨們。”孩子的懂事讓志愿者寬慰又暖心。
12月23日一早,通過大伙兒的轉發信息,不斷有愛心人士趕到謝女士的攤位前購買砂糖橘,“早上我們剛過來就有人找來了,說是看朋友圈來的,一下子就買了3箱。”幾名身穿隊服的志愿者也早早來到現場幫忙售賣,志愿者們還帶來了團隊出資500元為謝女士家購買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資。
“多虧了這些志愿者幫忙宣傳,橘子這兩天賣得挺不錯,昨天比平時多賣出20多箱,太感謝他們了。”謝女士對所有幫忙宣傳的公益團隊和愛心人士表示感謝。
謝女士說,目前還有大約260件砂糖橘待售,橘子零售10元3斤,整件42斤左右(毛重),售價120元一件,海港區20元以上訂購可送貨。有需要的市民可以聯系謝女士購買,她的電話是17788298603。此外,也可以聯系秦皇島愛溢志愿者服務中心義工謝磊進行購買,他的電話是13303353350。(記者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