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橋下的“輪胎墻”溫暖過往車主 為了讓大伙兒安全通行,這些志愿者在默默付出
最近幾天,從撫寧區留守營鎮東街附近地道橋下開車經過的人們,都會看到一面別致的“輪胎墻”——原本光禿禿的墻壁上,用細細的繩線綁著一個個圓圓的輪胎,輪胎一個挨一個連成一排,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而這面墻的設計者,可不是為了追求新潮和個性,其背后還有一段暖心的故事。
輪胎墻的打造者是留守營鎮的愛心志愿者孫志遠和他的志愿者伙伴們。
12月21日上午,記者聯系到孫志遠。他告訴記者,今年夏季降水較多,留守營東街附近的鐵路地道橋因地勢原因經常積水,過往司機不得不繞行。地道橋是留守營東街居民回家的必經之路,繞路的話得多走幾公里,大家都覺得很不方便。
雨水多,橋下積水很深,有些司機“冒險”通過,導致車輛被淹。整個夏天,孫志遠和團隊的志愿者守著地道橋救援拋錨車輛,撿拾被水沖落的車牌。
救援次數多了,孫志遠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要讓大家減少損失還得降低水位,抽水是眼下最好的辦法。
他找出以前救援用的抽水泵,與十幾名志愿者輪流守在這里,每天上下午各抽水一次。大家整個夏天都在做這樣的義務奉獻。
連續抽水的幾千元燃油費都是孫志遠自掏腰包,團隊的伙伴們想幫他分擔一些,孫志遠擺擺手,“大家放下工作,堅持不容易,這錢我愿意出,等以后有大型救援任務咱們再一起出資。”抽水泵壞了,他又掏錢買新的,帶著大家從盛夏堅持到嚴冬,默默用行動守護著過往車主的安全。
冬季到來后,氣溫降低,地道橋下積水結了冰。志愿者來抽水時會發現,橋下的墻壁上經常有車輛撞擊和剮蹭的痕跡,有時還能在地上看到破碎的車燈,這讓大家很擔憂:“冰面打滑,準又有車發生碰撞事故了。”
有啥辦法能讓過往司機避避險?孫志遠想到卡丁車場的設置。“為防撞擊用輪胎圍擋,撞擊后也不會有大損傷。”他立即有了主意。孫志遠與志愿者們聯系修車鋪尋求一些廢舊輪胎,得知他們的用處,修車鋪的店主慷慨支持,“為大家做好事,你們拿多少都行!”
12月15日、16日,孫志遠和志愿者們守在地道橋下安裝輪胎。大家仔細研究高度、位置,為保障安裝的耐用性、穩固性,用自己的車做試驗。經過一番忙碌,終于把“輪胎墻”設置好了。
“安完效果還不錯。”孫志遠說,12月20日,有位皮卡車主告訴他,自己開車從這兒過,車輪打滑,發生了碰撞,好在有路邊輪胎墻的保護,才沒發生更大的危險。“要是沒這些輪胎,大燈和保險杠都得撞壞了。”
“雖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是能給大家一些保護,讓大家出行安全方便一些,這些輪胎沒白安。”孫志遠說,最近幾日,橋下的積水少了一些,每天抽一次就可以了,他和隊員們依然輪流守在這里,“只要有水,就會一直抽下去,我們忙點兒沒啥,大伙兒能安全通行我們就高興。”(記者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