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華在櫻桃園。
長城網訊(記者 王震軍 通訊員 李春敏)“玲瓏脆果實玲瓏剔透,果肉硬脆口感好,坐果率高,個頭大,耐儲運,含糖量達20%以上,屬于中熟優良品種……”近日,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科技創新基地櫻桃園里人頭攢動,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位櫻桃種植大戶現場考察了這里的玲瓏脆、五月紅、昌華紫霞、昌華紫脆、晚蜜露等甜櫻桃新品種,近的來自山海關、樂亭、遵化,遠的來自“櫻桃之鄉”煙臺與櫻桃種植面積飛速發展的陜西渭南的種植大咖。參會者對新品種的優良口感都贊不絕口,紛紛拿出手機拍照。昌黎果研所櫻桃與生物技術研究室主任趙艷華如數家珍般向大家介紹新品種的優點與栽培管理技術,她輕松、嚴謹的專業話語令人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趙艷華為果農現場授課。
一排排甜櫻桃果實像小燈籠似的掛滿枝頭,五彩斑斕,鮮美可口,正處于推廣期的它們,以絕佳的風味驚艷了一撥又一撥參會者挑剔的味蕾,不遠的將來,它們將極大豐富櫻桃市場,推動鄉村經濟振興。然而鮮有人知,這些新品種是趙艷華帶領團隊深耕20年培育出的智慧結晶,她感慨地說:“每一顆櫻桃都像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滿園晶瑩剔透的鮮果像串串音符,記錄著一代果研人光輝足跡,訴說著他們播灑汗水助力果業發展的不悔初心。
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追夢團隊
魯迅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英雄,趙艷華這支團隊,就是敢吃螃蟹的人。
2000年,趙艷華受命帶隊研發甜櫻桃新品種時困難重重,當時研究室只有她和吳雅琴兩位同志,沒有試驗地,課題經費少,最早是在盧龍縣農戶家做雜交授粉,之后在實驗室對雜交種子進行胚挽救,再栽到田間,授粉、定植、修剪、性狀調查等工作,每一項她們都親力親為。直到2004年以后程和禾、陳龍等同事陸續加入,團隊力量才有了加強。趙艷華堅持以身作則,起早貪黑忙碌在果園。她的精細認真,帶動了整個團隊嚴謹治學的作風。
趙艷華初入果研所工作照。
眼界會決定一個人的選擇。
追蹤國際前沿,團隊育種目標定得很高:多熟期,大果型,耐儲運,風味佳,抗逆性強,溫室露地兼用,自花結實,豐產等。要達到這些要求,雜交親本的選擇至關重要。為此,團隊引進了國內外百余個品種資源作為供選親本,博采眾長。例如廣受好評的‘玲瓏脆’就是美國品種‘雷尼’的后代,‘雷尼’果肉偏軟、口感澀,成熟期較晚,以其作母本經自然雜交后,呈現出了肉硬、味甜、成熟早等可喜變化,而且色澤黃中帶紅暈,成為彩色甜櫻桃的杰出代表。大家說起趙艷華的科研團隊時稱贊道,他們通力合作,互相成就,這是多么好的團隊精神啊。
趙艷華科研團隊合影。
趙艷華常說,讀書給我們知識,試驗給我們經驗。經過20年的協同攻關,團隊攻克了育種關鍵技術難題,利用“胚挽救、快速實生播種與常規育種技術”相結合的方法,獲得雜交群體1萬余株,“萬里選一”培育成功不同顏色、不同熟期、不同果形等系列的特色甜櫻桃新品種與一批后備優系,2017年-2020年陸續審定了玲瓏脆、五月紅、早蜜露、昌華紫玉、昌華紫霞、昌華紫脆、晚蜜露7個甜櫻桃新品種,并選出待審定決選優系 5個。耐心、尊重事實、善始善終是這支團隊進行科技攻關一直堅持的原則。
為了給這些新品種取上合適的名字,趙艷華查遍了唐詩宋詞等書籍里有關櫻桃的字句。如“昌華紫脆”源于宋朝楊萬里《櫻桃》一詩中的“計會小風留紫脆,殷勤落日弄紅明”;“昌華紫霞”源于唐朝詩人孟郊的“初英濯紫霞,飛雨流清津。”;“昌華紫玉”源于明代詩人王叔承的“櫻桃才熟報君王,萬點嬌含紫玉漿”。這些名字古色古香,非常貼切地傳達了新品種的風味特色。而“玲瓏脆”是據其果實玲瓏剔透食之甜脆,“五月紅”則據其成熟期和顏色而定,亦朗朗上口。
趙艷華說,她希望貢獻給國人的不僅是出色的果品質量,還有傳統文化和中國風元素,真正的秀外慧中。記者問:“‘昌華’是否指‘昌黎趙艷華’?”她說:“是昌黎果研所把優秀果品推廣到華夏大地。”
好品種惠澤全國各地種植戶
沒到最后一刻,誰也不知道它會有多么精彩。
秦皇島市從1985年開始規模種植甜櫻桃,經過近40年的種植,原有的紅燈、早大果、美早等品種已經無法適應市場變化需求,后引進的品種又多數“水土不服”,影響著果品的質量和果農的收益,嚴重制約了當地甜櫻桃產業發展。趙艷華團隊歷時20年培育出的優良品種成為后繼“生力軍”,獲得越來越多種植戶的青睞。
趙艷華為各地種植戶授課。
山海關區櫻韻大櫻桃精品示范基地總經理朱海洋曾在國外留學4年,回鄉后立志在山海關打造高端的櫻桃精品示范基地。為此,他多次前往昌黎果研所實地考察甜櫻桃新品種。他認為,通過對昌黎果研所培育的玲瓏脆大棚果、露地果和冷凍果進行反復對比、品鑒,感覺玲瓏脆品種性狀穩定,口感甜脆,具有獨特的風味,品質不輸于進口的車厘子。而在此之前,為選取櫻桃酒原料,他們曾遠赴國內外多地考察,最終選定了昌黎果研所的玲瓏脆品種。目前,他的示范基地已有50畝全部種上了‘玲瓏脆’、‘昌華紫脆’等新品種。
“好吃就是硬道理,趙老師的甜櫻桃供不應求!”遵化市朋碩果蔬農民合作社總經理李云朋欣喜地告訴記者,在趙艷華團隊的指導下,他的果園里已經栽植了‘玲瓏脆’等7個新品種,全部采用蜜蜂授粉,今年旅游采摘期間,這些新品種40元一斤,搶購一空。“趙艷華平易近人,有問必答,作風嚴謹,沒有領導派頭,是位令人尊敬的學者。”
贊皇縣花果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國軍在示范園里全面引進了昌黎果研所的新品種,他覺得‘五月紅’在全國同類早熟品種中表現優異,‘玲瓏脆’在黃果里出類拔萃,北京的游客都紛紛前來嘗鮮。
煙臺市大櫻桃協會常務理事、煙臺市兄弟大櫻桃專業合作社總經理張金福告訴記者,我國櫻桃產量,煙臺居首位,去觀摩昌黎果研所的新品種,有些半信半疑,結果一嘗卻是無比驚艷。他認為‘玲瓏脆’最有吸引力,其豐產性、口感、外形可與進口品種相媲美。他計劃全部引進這些新品種,在山東、河南、四川乃至全國推廣,他坦言:“趙艷華的新品種產品附加值很高,她的團隊做了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追夢腳步不停歇,永做果農貼心人
目前,‘玲瓏脆’、‘ 五月紅’和‘昌華紫脆’等新品種已在河北省櫻桃栽培區全面推廣,同時受到了北京、天津、煙臺、陜西、山西、大連、河南、江蘇、四川等省市的廣泛關注。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推廣面積已達2000余畝并快速增長著。2021年5月22日,‘昌華紫脆’在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舉辦的全國優質櫻桃評選擂臺賽上,以甜度高、硬度大、風味好等超優品質征服了專家評委,榮獲大賽金獎。
趙艷華科研團隊在櫻桃園。
趙艷華說,時間是個奇怪的東西,我們此時此刻所做的這些事情,再也沒有同樣的機會再來一次了。22歲到昌黎果研所工作,35年時光荏苒,她說:“土地就像一張白紙,櫻桃是我的題目,我希望交出滿意的答卷??蒲泄ぷ骷拍嵥?,但我樂在其中,從不厭倦。”她91歲的母親是位老教師,經常叮囑她:做人要有愛心、清廉不貪,對農民要負責,趙艷華一一銘記在心。她信奉的格言是:“做人做事功利心別太重了,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她也經常教育團隊的同志們“錢沒了,可以再去掙,人格丟了再也買不回來。”她崇拜的偶像是扎根果園七十載的束懷瑞院士,做一個有情懷的農業人。
趙艷華對果農說,搞櫻桃種植,就要熱愛它,一棵樹生長的每個階段,你都要知道怎樣的土壤、陽光、肥料更適合它。為隨時幫種植戶答疑解惑,趙艷華手機24小時開機,她的微信里,有一百多位全國各地種植戶的微信,誰有問題,無論多忙,她都耐心解答。這些年跑遍了河北省櫻桃種植縣進行技術指導,很多果農在購買苗木時都提前與她溝通,避免了上當受騙。趙艷華對提供技術上幫助的人說,我們不需要你回報,但你有能力時要去幫助你身邊的人,種植好甜櫻桃。
‘昌華紫脆’榮獲全國優質櫻桃評選擂臺賽金獎的獲獎證書。
科研之路沒有止境。下一步,趙艷華團隊將進一步擴大育種規模,縮短育種周期,提高育種效率,培育更多性狀突出的甜櫻桃新品種;加大自育甜櫻桃新品種在省內外的推廣力度,促進甜櫻桃更新換代及產業升級;推廣新品種高效省力化栽培技術,加速河北省甜櫻桃現有傳統種植模式向現代種植模式的改變。
趙艷華和她的團隊因為愛著這份事業,所以愿意奉獻,因為奉獻所以得到了很多快樂。歲月釀造的美酒,歷久彌香;時光抒寫的詩行,意韻悠長。他們培育的甜櫻桃新品種一定會越來越被人們喜愛和認可。
【人物名片】
趙艷華,女,1964年生。從事專業:果樹種質資源、甜櫻桃育種及栽培。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生物技術試驗室主任,碩士學位,研究員,河北省“雙十雙百雙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兼中國園藝學會櫻桃分會常務理事,《園藝學報》、《中國農業科學》、《植物遺傳資源學報》等期刊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委項目評審專家。
先后主持國際植物遺傳資源研究所、國家及省級各類項目30余項,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收錄6篇,參加編寫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專著。獲科技發明專利5項,以第一育種人審定甜櫻桃新品種7個,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