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來,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一位老人總會風雨無阻地出現在北戴河海邊“望龜亭”喂食海鷗。老人說,他就喜歡鳥兒,喜歡小動物,它們最真誠!
“‘鷗子’,我來了!”伴隨著老人的一聲呼喚,剛剛還在海邊靜靜休憩的海鷗們,瞬間騰空而起,呼嘯而至。它們盤旋飛舞在老人身邊,或俯沖直下,或一飛沖天,無比歡快!有膽兒大的,直接奔上岸邊涼亭,在平臺上啄起老人放上的食物,與人群來個親密接觸……
這是3月28日中午1點多,在北戴河海邊“望龜亭”發生的一幕。這位給海鷗喂食的老人叫鮑真龍,今年77歲。此時,老人是從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騎了一個多小時的電動車趕來的。每天這個時候,在平水橋浴場附近的這處涼亭,人們都會看到這位老人的身影。兩年來,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他都會風雨無阻出現在這里喂食海鷗。

“這些鳥兒最懂人了,都靈著呢!它們就像我的孫子孫女兒一樣。”老人說,由于到這里的公交線路暫停了,為此他專門買了輛電動車,每天騎行過來,從開發區的明日星城居住地到這兒來回得兩個多小時,這都不算啥,趕上雨天,就只好打車來,來回80元錢,他也毫不在乎。每天他和老伴兒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給海鷗們“做飯”,說起海鷗們最喜歡吃的食物,老人如數家珍、細心得很,“肉一定要熟的、塊兒要小……”
“知道不?這海鷗群里有‘偵查兵’,夏天我坐公交車來,一下車,它就跟上了,很快就集結一片。走時,它們也會一直把我送到車站,可通人性了。”老人邊說邊指了指公交站點的方向,不無驕傲!老人的說法無從驗證,但我想,這也許是專屬于鮑真龍老人與他的“鷗子”們的秘密約定吧!
鮑真龍老人說,退休前他曾在承德從事教育工作,有四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在秦皇島。退休后,他時常會來這里,于是,便和秦皇島的大海、海鷗有了不解之緣。老人1.82米的大個兒、很精神,只是走路看起來有些不便,原來老人的腳有毛病,他常年只能穿寬松厚軟的塑膠涼鞋,冬天時,只好在涼鞋里面加層厚襪子御寒。即便這樣,他也不曾耽擱一天與“鷗子”們的約定。老人說,他就喜歡鳥兒,喜歡小動物,因為“鳥兒是不會騙人的,它們最真誠!”

古樸的“望龜亭”外,鷗鳥翔集,海鷗們圍繞在老人身邊,唧唧喳喳,歡呼雀躍,彷佛在訴說著心里話。老人將細心分好的幾袋食物紛紛拋向空中,十幾分鐘的時間,很快喂完了食,要離開了,收拾好包裝袋,老人又走向了欄桿處,沖著他的“寶貝兒”們習慣性地告別:“‘鷗子’,明天見!” (秦皇島晚報記者田哲軼)